临高启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63|回复: 13

[科技工矿] 【原创】井底之鸟 - 元老院航空的艰难开端

[复制链接]

5

主题

40

回帖

98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98

1637股灾纪念章

发表于 昨天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玎某人 于 2025-4-26 17:58 编辑

本篇内容主要为元老院迟到的航空事业摸索前进的故事


反响好的话争取周更一段时间

现征集规划民人设,元老院第一架动力飞机命名
想到场观摩元老院滑翔机山坡实验的元老欢迎报名

纯手打无AI,参考大量资料,力求严谨。文笔一般,欢迎指正。

5

主题

40

回帖

98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98

1637股灾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临高一梦

转眼间穿越以八年,陪伴了小丁元老八年的笔记本电脑也终于是不堪重负,越来越频繁的蓝屏使得小丁元老不得不开始担心自己珍贵数据的安危。思考许久,小丁元老还是下了决定开始最终保存。所谓最终保存就是把所有应该备份的程序备份到两个之前温存起来尽量避免使用的硬盘内,一个和电脑本体一起交由企划院报关,另一份自己小心珍藏,以期有朝一日元老院爬出能解析其中内容的科技。
对于自己在有生之年还能和自己珍藏的纸片人小姐姐的曼妙身影与甜美歌声等重新见面,小丁元老还是报微小希望的。自己还年轻,穿越时才大二,也就比那几个离家出走的高中生大个2年。
可是一个才大二的毛头学生,实践能力很明显是非常薄弱的,D日后小丁先是因为专业原因被分配到了电力部门,后来电力部门发展无望,小丁又想出去转转,就投去了联勤部门。靠着还算扎实的数学能力和优秀的记忆力和计划能力,小丁在联勤干的不错,就这样忙忙碌碌,回过神来已经踏入这个时空八年了。
来到通信中心连接电源,毕竟锂电池的容量早就衰减的差不多了。在看文件从传输百无聊赖之际,小丁盯着屏幕上的传输框,上面跳跃的一个个文件名此生说不定是最后一次见到了。惆怅又有何用呢?这世上有太多的东西由不得自己改变,自己得到这次穿越的机会,已然超越绝大多数芸芸众生。哪怕历史中的豪杰,后世对他们的评价中也经常有一句“他们受限于自己的时代”。超越时代,已是最大的奢侈。
思绪不知道飞到哪里,突然,小丁注意到了一串独特的数据名,这是一大堆书,其中有英文的也有德文的。这是小丁穿越前那个暑假为明年航模队比赛准备的,其中有不少关于航空器设计基础的书,还有些顺带搜罗来的闲书,本来小丁打算明年的比赛争取负责气动设计。后来原计划的猎奇旅游变成了惊天行动,这些书的存在也早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可这时,看到这些书的小丁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自己这几年来加班加点,也只落了个酱油元老,手上又没股权,照这个轨迹发展估计只能在酱油里泯然众人了。小丁元老还是有点不想就此认命,不干出点有突破性的成绩来,既有些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自己在故乡抛下的一切,而飞机,正是一个近乎完美的抓手。飞机的重要性无需赘述,从实用的侦察,传递信息,直接打击到更人文的彰显科技实力,乃至上升到在这片懵懂的大地上提升对科技的向往。然而由于缺乏这方面的人才又或是这方面的人才必须先完成更急迫的工作,元老院这么多年来在航空上可以说是毫无建树。
小丁激动的睡不着,翻看文件,找到有用的就抄下来,直到筋疲力尽才作罢休息。第二天,小丁请了个假,继续抄书。慢慢的,一个航空发展的腹案渐渐出炉。
提到早期航空,大多数人想到的是“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并把早期的飞机具象成有2层主翼,尾部有一组成T形的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螺旋桨在前方,牵拉钢索遍布的样子,有少部分人可能会注意到莱特兄弟的飞机其实是鸭翼构型。但是“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这一论点本身是不完全的,莱特兄弟发明的是“具有动力,并能依赖自身动力持续飞行的飞机”。在莱特兄弟前例如李林塔尔等众多航空先驱对于无动力滑翔机的研究为莱特兄弟铺平了道路。事实上,即使在莱特兄弟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飞行员的培养也常是从滑翔机开始的。通过牵引或山坡起飞获得高度,没有动力带来的高维护成本以及多一个操纵维度从而可能产生的失误,学员们将切身的用身体体会气流与机体的交互,向鸟一样学会飞行。
预定提交的计划有三个阶段
1,        可行性验证:试制一架木结构简易滑翔机,完成牵引起飞,牵引爬升,滑翔,山坡滑翔等试飞项目,验证基础的可维护性,初步证明元老院有制造和运营飞机的能力。
2,        人才培养与实用机开发:承载任何宏伟蓝图的最重要因素是人,航空工业需要熟练的工人,飞行员和工程师。在计划获批的情况下,应再制造5架滑翔机,借此培养10位左右飞行员和20名工人,这些人将成为航空工业的种子。5架飞机中3架可为试制的简易滑翔机,用以测试飞机的维护需求和培养飞行员,第四架开始应为后续实际部署用滑翔机的试制,进一步提高滑翔比并保证高强度的牵引爬升能力。
3,        实用部署:可以比较迅速部署的是牵引式滑翔机,从试制机上改进即可,预计可以通过绞盘牵引一类方法将飞机射入百米以上高空,这样飞机将具有至少几公里航程,且这个航程还有通过使用现有成熟火箭进一步增加的可能性。这些滑翔机可以用于军事上的侦察,测绘等领域。更难部署但实用价值巨大的是真正的动力飞机,如果元老院能产出足够马力的轻型内燃机以及搞定燃料的话,仿制如波2之类的木结构双翼机是可行的,这将意味着300km的航程,不仅可用于侦察,也可用于信件,要员运输甚至直接打击。


具体上,小丁为第一阶段验证盯上的德国一种用于初级训练的木结构滑翔机:“Schulgleiter 38”。 其最初的原型 "Djävlar Anamma" 由利皮施于1923年设计后,并经过多年发展在SG38上达到巅峰,该系飞机被广泛用于德国航空俱乐部中飞行员的培养,战后也在欧洲和美国的航空俱乐部中多有活跃。翼展10.41米,滑翔比1:10,巡航速度50km/h左右,钢木混合结构,易于建造,适合新手操控。SG38设计成熟,没有众多一战老飞机所有的飞行特性问题或结构缺陷,作为一个民用体育器材SG38的设计也足够简单,材料要求也足够低,正适合临高没有经验的航空工业开启摸着石头过河的第一步。SG38将为临高的航空工业输送一批从工程师到飞行员的种子,从这里开始,这个位面的航空先驱们可以开发出滑翔比更高的滑翔侦察机,甚至绑上火箭以增加其滞空时间。若是燃油机的开发顺利,说不定能造出来类似波2的飞机给崇祯小儿发送几颗手榴弹。铝合金暂时没戏了,但用钢材凑合或是想别的办法(化工上能否生产树脂)也有可能造出航程突破一千公里飞机,通用航空不是梦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0

回帖

98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98

1637股灾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计划

请两天假对于临高人均007的工作体制来说多少是反常的,新的一天开始,小丁去到联勤部的大楼里找到自己的顶头上司洪璜楠并递交了自己的辞呈,说是如今两广已定,自己的徒子徒孙们也渐渐掌握了工作的要领,自己在现在的岗位上已经意义不大了,正好找到这些关于飞机的资料,想靠它们拼一把去追更大的梦。洪璜楠也对发展航空有一定兴趣,后世中通用航空的一大作用便是运输信件和紧俏物资,也赞同小丁从滑翔机开始稳健摸石头过河的思路,便答应小丁先做可行性研究并逐步交接自己的工作,并推荐小丁去找工业口的周比利元老,周元老原位面是相关从业者,在本位面又参加了蒸汽机的开发,绝对是经验丰富。
找到周元老,周元老也对发展航空由兴趣,自己因为忙碌抽不开身,但应允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这正解决了小丁的一大问题,自己能力不足,在学校航模队时的经验又显然无法全部应用在SG38的仿制上。自己尤其是机械方面的知识不足,怕是连个合格的合页都制造不出来,自己以往预埋凯夫拉的经验显然并不适合,有了周元老相助,飞机上的部件总算是多少有着落了。顺带着厂房的问题也解决了,科技部船舶研发部门的厂房很大,工具一应俱全,木材取用方便,给飞机腾出一个现代车库大小的空间不难。
向企划院递交的申请也很快有了复函,同意提供可行性验证的预算以及人员,并同意与船舶研发部门暂时性的合作。第一阶段所需的预算实在不多,人员也可以暂时借调,是一本万利的买卖,成了自己脸上沾光,败了损失也不大。
可行性研究的下一步便是找满足要求的材料。原文件中对于木材的主要要求是干燥的松木,遗憾的是海南并没有欧洲松木,经过研究,机械性能相近的马尾松应该可以等位替代。与刻板印象不同,松木这种以轻为主的木材在造船中也有广泛的应用,虽然对于叱咤海洋的风帆舰队来说橡木是最优质的材料,但对于小型船来说使用松木可以节省成本,其相对高的强度与韧性适合用在船体的肋骨上。用于制造渔船外壳的杉木则正好满足小密度结构件的要求。至于用在三合板外侧的高强度木材,在明末海南有分布,且因其对蒸汽弯曲工艺的适应性被用在临高造船业中的坡垒木可以胜任。临高的木材库中还有铁力木这一金牌产品,适合使用在要求小形变高强度的关键部位上。
解决木材的有无问题后下一步就是验证胶合板工艺。胶合板对于木制飞机来说非常重要,根据惯性矩的计算原理,胶合板的抗弯曲性能在同重量下可以远高于单一木制板。胶合板还能解决木材的各向异性特性过高的问题,这对于例如梁间连接板之类需要在几个方向上受力的部分结构件来说是必须的。临高目前的化学能力其实能够勉强满足磺化法制酚醛树脂的要求。但其生产充满危险,实为下策。在合成胶水出现前,航空工业中曾使用酪蛋白胶,例如英国布伦海姆轰炸机的早期型号,该种胶水后被证明较易受潮失效,但多加注意,做好防潮措施,对于初期的验证型号也算是够用了。若是真能找到应用,说不定也能说服企划院开始合成胶水的生产了。胶水以外还有一个化学品的有无需要解决,飞机的蒙皮需要用到亚麻布,但光亚麻布是不行的,最好在表面上涂上硝基漆涂料。其实若是没有硝基漆涂料,用简单的桐油-蜂蜡混合涂层也是可以勉强达到平滑表面,防止开裂的作用的,至少远比不用涂料强。使用桐油蜂蜡的主要代价是增加25%重量,这个重量增加是可以接受的,蒙皮涂料占飞机重量的比例有限。还有一个缺点是增加维护成本,大约3个月左右就需重涂。
还有一点是金属零件,好在金属是临高爬科技树当中的优先项目,武器和机械的最重要基础。虽然达不到说明书要求中的防锈性能,但强度姑且是没问题,重量上虽然稍重一点但也还在可接受范围内。经周比利元老领导手下工人师傅试制,可以满足要求。再在最初的成品胶合板通过测试被证明符合强度和重量要求后,基本材料问题算是得到了解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0

回帖

98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98

1637股灾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人

接下来是人员,找到合适的归化民人员有一定难度,现在到处缺人,有能力的归化民都是各家争抢的香饽饽。工匠还好说,专职只需一名可靠且经验丰富的木匠即可,金属部件可以出图后拜托船舶研发部门的师傅做,再加上小丁自己和飞行员,三人足够造出这架简易滑翔机了。飞行员相对麻烦些,航空先驱,很遗憾的是个高危工作,偏偏能力要求还颇高,必须要有满足学习飞行原理要求的文化水平,这还不是简单的知道往哪蹬舵飞机会如何飞行这么简单,试飞员需要理解飞机的机械结构,理解简单的空气动力学,理解空气动力学。试飞员不能飞机都失速了还继续拉杆,试飞员还需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当然也不能超重。小丁认为理想情况下,芳草地的毕业生是最好的人选,政治可靠学习能力又快科学基础也好,但最开始让他们冒险不符合临高效率第一的要求,说实话也不太人道。次之便是退伍伏波军人,他们政治可靠,文化水平对于这一时代来说也多是较高了。试飞员的人选还牵扯到第一个飞向蓝天这一荣誉,从这点来说退役军人这一身份十分合适。在递交给人力资源部的申请中小丁加了一个小小的要求“最好来自海军”,有过航海经验的人对风的理解比一般人更好,海军日常与机械打交道较多也能更快接受“机鸟”
向人力部提交相应的要求后,小丁本以为会被推辞,或者送来的人不符合要求,没想到第二天上午人就来报道了,还几乎完全符合了要求。
林森本原是海南的岛上的渔民,1630年自己的渔船被强风所毁,失去了吃饭家伙又无牵无挂,看伏波军在招募有经验的海员,便干脆加入了伏波军。训练后赶上了个珠江口战役的尾巴,乘特务艇前往香港接应返航的主力舰队。之后又参加了对对郑家的讨伐,他所在的船也没立下什么赫赫战功,郑家的海军主力还没见影子就被这边的主力舰收拾干净了。1635年两广攻略前被提拔为一艘内河小艇的舵手,之后在一次伏击中被明军火铳流弹击中,丢了右手的小指和无名指,之后便退役。按理说林森本不用担心自己的去处,元老院从不亏待伤残的士兵,更何况他的残疾相对不严重,能胜任工作还是很好找的。事实上确实如此,人力资源部他刚出院便把他丢去了干部速成班,像将他培养成一名合格的基层干部。但林森本不愿意,他不善也不想做领导者,听闻澳洲人擅长百工,自己其实最想去澳洲人的各式工厂里学门手艺。林森本在干部速成班里消极敷衍,有空便去找培训老师或者人力资源部闹说是要学工,学什么都可以。人力资源部也不好办,真正工匠的细活他少两根手指,没人会愿意要,去当个普通的产业工人又太屈才了,这可是海军培养了五年,能读能写会算,甚至能开蒸汽船的人材。没过多久,林森本的情况就在本地的人力资源办公室里人尽皆知。正好小丁提交了这份申请,也不知道缺手指能不能开什么“飞机”,但都是澳洲人的机械,大概开过蒸汽船会有帮助,就打发林森本去看看,合适的话便留下。
林森本介绍自己情况后小丁元老十分满意,眼下这是几乎最合适的人选了。少两根手指对操控飞机的影响不大,虽然少手指会影响装配的效率,但和其他方面优越的条件相比,只是个小缺点。同日,科技部调来的木匠也到位,是时候开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0

回帖

98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98

1637股灾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学习与制作

整架SG38可被分为以下部件(Baugruppe)制作,左右主翼,左右副翼,水平尾翼,水平尾翼舵面,机身,垂直尾翼舵面,控制系统,蒙皮。因为团队经验有限,决定从最简单的垂直尾翼开始,若是成品不合格,返工的损失也小,适合用来熟悉制作工艺。如果由熟练人员进行大规模生产的话,下料,粘接成工字梁等胶合件,处理,拼接,这些步骤肯定是由专人在流水线上完成的,但对于实验机来说,由于工艺不成熟,走一步看一部是经常的,最开始把料全下了反而可能导致浪费。在走一步看一部的精神指导下,垂直尾翼被选为了第一个试制件,因其规模较小,返工容易。垂尾相对的强度要求较低,设计图上仅在翼弦长1/4处以及接近尾端的地方使用了工字梁,其余部分为单片木板。但由于距离重心较远,水平尾翼的重量通常决定了机头为了维持重心位置需要增加多少重量或长度,所以垂直尾翼对于重量的要求很高,甚至设计图中在尾部以及上部的部分工字梁上打孔以减轻重量,这也是摧毁第一个垂直尾翼的最后一根稻草。都组装好了小丁才发现没有打孔,拿原型裁切器想补一个,松木板既顺切口劈开,证明了在没有电动工具情况下最后再补孔的困难,此时在想修复又要涂胶水增加重量。加上因为之前诸如点胶不足后想补救又造成点胶过度,切片不精确导致粘接强度不足,等等众多失误,造成第一个垂尾的重量显著超出,遂决定干脆再做一个。第二个垂尾基本改正了这些失误,但重量仍少量然超出,原因为使用的粘接剂以及木材稍重于原版,出于好奇,又做了一个将最外侧翼肋以及后缘木条换成松木,尽管其实换这么点木材带来的减重效果有限,这么做主要是想看看这样做出来的垂尾能否依然满足强度要求,并且由于胶水的使用逐渐熟悉,几乎达成标准重量的垂直尾翼,强度上也能通过简易的负载测试。第二个垂尾也不浪费,尽管重量略微超出,但作为备件还是可以的,最不济在安装后需要在机头增加配重。
之后的木结构组件就相对顺利了,一步一步的照本宣科即可,在制作水平尾翼时出现过因为粗心,工字梁中间夹板的木纹方向出错导致必须返工的情况,制作主意前缘时木板弯曲工艺摸石头过河琢磨了一段时间,其他部分也还算顺利。安装金属部件时金属部件与木头的结合处造成了一定困难,尽管有说明书上的详尽指示,但实操中力度的把控还是需要摸索。虽然缺乏经验但在又制造了几个废品后工艺也逐渐成熟了起来
晚上厂房里虽然有灯光,但挑灯夜战相对来说还是更容易出错,况且眼下不仅飞机的机械部分需要完成,试飞员作为飞机上最贵重的组件也必须理解自己所驾驶的机械。小丁开始给林森本讲解最基础的飞行动力学,从最基础的升力开始:升力与迎角的关系,雷诺数的概念,机翼的失速,如何通过偏转改变部分机翼的升力从而达到控制飞机姿态的目的。到传统构型飞机的力矩平衡以及稳定性问题,上反角的作用,为什么在设计不足上的飞机可能出现荷兰滚,以及万一出现了应该如何蹬舵,失速了怎么办,为什么会进入螺旋,怎么改出等等问题。还有林森本最需要关心的,如何使飞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飞,协同转弯是什么,如何做到协同转弯,如何应用滑翔比与风速规划降落航线,气流的感知以及应对。课程有时还穿插些今天制作的部分相关的力学知识,如梁的惯性矩计算,惯性矩的意义,其背后的应力和形变间的关系。再将这些理论应用在实际的计算中,例如计算飞机在给定正G下机翼的弯曲情况,计算机翼的抗扭转强度,计算飞机平飞速度,计算飞机的最大倾斜角等等。这些基础知识对于有心学习的大学生来说一般是3到5节90分钟课程的强度,但这是没算课后复习,练习的情况下。对于林森本来说,基本是天天结束主要工作后2个小时左右的课程,附带练习,有时一次不理解还要过两天再讲一次。某次周末被木匠家来给老父亲送晚饭的女儿看到,女孩对这个慢慢具备形状的木头鸟能不能飞很感兴趣,就开始旁听课程,后来还拉上同学来听,芳草地的老师也认为这是有意义的学习,遍逐渐有了从芳草地翘晚自习来听课的学生。有一天一个学生问:“为什么机翼在特定速度,特定迎角下就会产生特定的升力呢?”很遗憾这个近似哲学问题小丁无法做答,又不想搬出简单但不完全的解释。只能和学生讲,这个问题太难了,老师不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0

回帖

98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98

1637股灾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第一次上天之前

近2个月的忙前忙后,SG38试制机的试飞终于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飞机组装完成,且完成了全部安全性测试,主翼的极限载荷测试的时候着实让所有参与者都捏了把汗。为了保障飞行安全,测试中给主翼拉了+5和-2G,没问题的话基本上可以杜绝飞机在非特技飞行中主翼折断的可能性,后期如果要利用牵引快速爬升可能会需要更高的余量但目前来说是绝对够用的,但如果实验失败的话就要重新制作甚至设计主翼了。主翼的抗扭测试也类似惊险,还好临高的钢索和木材质量看来不错,主翼甚至在形变低于理论计算值的情况下通过了测试。重量上就没有那么乐观了,飞机总体重量达到了130kg,主要拜超重的尾翼以及尾部的金属结构件所赐,必须在林森本本人重60kg的情况下再在机头处增加近10kg配重以将重心调整到正确位置,这还有一个副作用是增加了俯仰轴和偏航轴的转动惯量导致稳定性略微降低,但经过计算还好无伤大雅,飞机的重量也仍在说明书提供的最大210kg以内。
试飞的计划也制定完成:首先为极低高度的牵引测试,先让飞机升空并进行短距离的无外力滑翔测试。安全起见第一次的试飞计划是通过牵拉使飞机升空,控制飞机高度尽量不超过一米五,给林森本足够多次数熟悉飞机的操纵后尝试在牵拉停止后在低高度短暂滑翔,逐渐放开高度至5m左右,在考虑地效的情况下林森本应该可以完成50m滑翔后落地。SG38的最佳巡航速度在50km/h左右,巡航时升力系数Cl接近1,SG38没有襟翼,所以不用考虑翼型的升力系数变化,可估计起飞时飞机在最大迎角时升力系数为1.5,由此可得起飞空速需42km/h。对于温和的3级风来说,风速可达近20km/h,也就是说,在有风的天气,仅需20km/h的地速即可满足起飞要求,这个速度靠最简单可控的人力牵拉即可达到,事实上利皮施的书中也是如此建议的。于是第一次试飞被选定在了一个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报风和日丽的日期,预计从伏波军中抽调一个班的士兵来辅助测试。测试地点被选在了万人体育场,万人体育场规划中拥有标准的400M跑道,但其实际的占地规模远超于此,光观礼台的长度就有300M,加上不只有体育场功能的巨大广场以及为人流准备的出入通道,实际上能在本季节的各常见风向上凑出500M的跑道,这对于第一次测试已经足够了,广场也能为飞行提供还算凑合的安全空间。场地选择时也考虑过沙滩,但由于在沙滩上附中奔跑属实不易,而且跑道的方向选择受限,不一定能配合好风向,故遭到了否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63

回帖

172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72
QQ
发表于 昨天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报名参观滑翔机实验+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0

回帖

98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98

1637股灾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正康 发表于 2025-4-26 18:52
报名参观滑翔机实验+1

麻烦回复下自己的人设,我会尽量加进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63

回帖

172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72
QQ
发表于 昨天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记得元老院是有航模的呀?这么重要的项目,归化民飞行员没开过飞机也要看看飞机是咋飞的。
管控物资很珍贵的话看看飞机视频也行,元老院的视频库里肯定有飞机原理相关的资料,
再就是可以做小型木头航模来实验和当教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63

回帖

172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72
QQ
发表于 昨天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玎某人 发表于 2025-4-26 19:14
麻烦回复下自己的人设,我会尽量加进去的

姓名:金正康
真理部打杂的酱油元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63

回帖

172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72
QQ
发表于 昨天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玎某人 发表于 2025-4-26 19:14
麻烦回复下自己的人设,我会尽量加进去的

能露个名字就很开心了,不用顾虑我能有什么剧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0

回帖

98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98

1637股灾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正康 发表于 2025-4-26 19:18
我记得元老院是有航模的呀?这么重要的项目,归化民飞行员没开过飞机也要看看飞机是咋飞的。
管控物资很珍 ...

确实,我这里光理论教学忘记看视频了,试飞前有必要给林森本看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63

回帖

172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72
QQ
发表于 昨天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金正康 于 2025-4-26 20:19 编辑
玎某人 发表于 2025-4-26 19:29
确实,我这里光理论教学忘记看视频了,试飞前有必要给林森本看一下

就像图片这样,“飞机一定要能飞!”。
您这一篇滑翔机同人还有很多的发展空间,还有很多细节可以写,细节多了,临高启明的味道就有了。


视频不是起飞前看一下就行了,而是要天天看,最好看看驾驶员视角的视频。
给他形成飞机一定会飞的“思想钢印”。
飞前要想法子长时间给飞行员练胆,让他克服高空恐惧,(比如高空荡秋千)。

还有,要向某个元老借一个摩托车头盔来保护飞行员脑袋和脖颈
(澳宋的初位飞行员就好比加加林,还是很宝贵的),
考虑到初期是低空飞行,降落伞就没必要折腾了。

这样才能体现小丁元老的“狠劲”,小丁在创业初期,既没有企划院的重点支持,也没有其他几位工业元老的鼎力相助。
没有“狠劲”,轻描淡写,同人就会变成流水账,也没有说服力。

后续发展:小丁的第一架滑翔机经历千难万险终于试飞成功,得到了其他元老的更多投资(比如登上临高时报头条社么的),
海陆两军马鹿也有了很大兴趣,也取得执委会重视等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主题

320

回帖

783

积分

酱油元老

Rank: 4

积分
783
发表于 昨天 22: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赞美更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符有地|临高启明论坛

GMT+8, 2025-4-27 04:26 , Processed in 0.09240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