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XX年间,随着澳宋的扩张日趋稳定,宋版工业革命逐渐深入人心,大量既得利益集团需要获取政治权力。出于维持自身权力,缓和社会矛盾的目的,元老院依照口号“为了元老院和人民”,内部通过决议成立人民院(下议院),从而将澳宋的政治制度转变为下院依附于上院的两院制。 元老院(上议院) 新元老院为现阶段元老院直接转变而来。所有元老均保留元老席位。 1. 元老院的席位 元老为终身制,但除第一代元老(即穿越者)外,元老可随时主动宣布退休下野。第一代元老除非已经完全无法行使权力/经元老院全体一致同意,否则不可主动退休。 元老应在获得席位的一年内,将席位继承人在纹章院公证,当元老去世后由其继承人继任。 对于无继承人元老,由元老院公议推荐一名帝国人民(往往是该元老家族成员,或者是元老院的家族成员)继任元老席位。帝国人民成为元老需要获得元老院元老的一致同意。 理论上元老院席位无上限。(给权力过大的归化民留一条上升的口子),但任何单一元老院席位经通过等额选举产生。 元老院无议长,而专有议程设置委员会,人数15人,委员任期1年,不允许连任,由元老院元老依次轮流担任。 2. 元老院的权力 元老院具有专属提案权,包括修改澳宋帝国宪法,元老的继承,修改元老相关法律,处理元老公共财产的权力,下院无权提案。 元老院拥有紧急事态处理权,有权绕过人民院通过紧急议案,人民院不得干涉。 元老院有权对人民院提案进行专属质询,并具有人民院提案的审核权,人民院提案需由元老院经过2/3以上多数同意方可最终通过。 元老院负责提名国务卿(总理)。 元老院有权对澳宋行政内阁不信任提案,超1/2多数同意可解散内阁。 元老院在超1/2多数同意后可解散人民院并重新选举。 元老院负责提名护卫总局内各项人员。 元老院负责提名纹章院内各项人员。 元老院有权对地方和总人民院派出特别观察专员(挂XX地区观察使衔)。 人民院(下议院) 人民院由协商会议转变而来,但委员任命方式由元老院委任改变为选举。 1. 选举与被选举资格 选举人资格(投票权) 人民院选举人包括所有达下列条件的超过20岁/或至少5年以上工龄澳宋公民,不论男女。 基本资格:本土出生、无犯罪记录、未参与过反澳宋活动、且三代内拥有良好记录者。或用用经澳宋帝国认证的特殊贡献者/授予完全公民权者。 形式A(财产): 年度缴纳个人所得税达到X元 或 企业经营所得税达到 Y 等级;拥有价值超过规定数额的房产或地产(直接锁定在工厂主、高级经理、商人、工程师,农场种植园主等阶层)。 形式B(技术认证):具备澳宋帝国颁发的能够证明技术资质的 工程师/法律/财务/航海 等资格证书;经澳宋帝国认证的中学以上文凭持有者;澳宋官方机构正式雇员 形式C (特许经营):具备澳宋帝国颁发的 特定行业的特许经营证书/产业转移资格证书 形式D(荣誉):获得澳宋帝国颁发的荣誉的。 候选人资格(被选举权) 被选举人需至少年满30周岁/拥有至少15年以上工龄,并满足如下条件: 财产条件超过选举人资格形式A财产条件3倍以上者; 技术认证条件达到帝国 中级 工程师/法律/财务/航海 等资格认证,或具备经澳宋帝国认证的高中及以上文凭持有者;澳宋官方机构中层以上管理者。 满足形式C或至少获得市级以上荣誉或称号的。 满足以上条件者需至少获得所在地区/行业的至少200人的联名推荐方可参选。 2. 议员资格的获得和丧失 (为进一步分化下议院权力,避免大党操纵)澳宋帝国人民院采取多数+比例混合制投票。人民院席位分为多数制:比例制席位1:1。任何单一席位的来源包括:(多数制1.地区选区2.行业选区)(比例制:党派推荐复核) 资格获取:任何单一的人民院议员资格需经过至少两人以上的差额选举产生。参选人获得所在选区半数以上同意票即可当选。多数制席位由获得席位的党派推荐复核。人民院议员标准任期为5年,无连任限制。 资格丧失: 主动辞职;经人民院2/3多数议员动议驱逐;被定罪或其他原因丧失公民权 3. 人民院的权力 人民院拥有提案权及立法权; 人民院对内阁具有质询权,对除国务卿以外的内阁各相具备个人弹劾权,超2/3同意可弹劾该部长。 人民院负责制定澳宋帝国年度预算及五年计划; 人民院有权推荐最高法院大法官人选; 人民院的多数党派/党派联盟与国务卿共同形成内阁; 人民院有权任命除元老院直属的关键岗位外的其他公职,包括殖民地总督、行政总署长官等 人民院设立人民院议会长,负责设置人民院议程,随人民院选举改选(包括常规时间换届/元老院解散人民院改选) 皇帝 大宋皇帝原则上是澳宋帝国的国家元首,实际上这是一个碰都不能碰的滑梯。 1. 皇位的继承 皇帝产生于大宋皇室 皇位的继承采用 男女平等的嫡系长嗣继承法 ,若皇帝去世后无直系后代,应当由其亲缘关系最接近的长支继承。 皇帝的即位需要获得元老院所有元老一致的名义同意。 2. 皇帝的权力 皇帝拥有最高祭司权 皇帝理论上能够直接任命澳宋帝国主席代行国家元首职能,但目前以元老院直接推选作为惯例。 皇帝拥有元老院会议观察询问权。 皇帝拥有人民院会议观察询问权。 皇帝拥有行玺权。目前以皇帝直接委托元老院行玺为惯例。 内阁 澳宋帝国内阁直接拥有行政权,其中国务卿为政府首脑,由元老院直接提名任命。其余政府部门部长则由人民院多数党派/党派联盟 与 国务卿 讨论决定。经人民院和元老院双重批准后上任。 国务卿任期5年,准许连任1届。国务卿要求必须为元老院元老或人民院资深议员(至少4任以上)。不论内阁是否解散,国务卿始终在任。 澳宋帝国的党派 尽管相较于换届选举的人民院,元老院的改选方式相当封建。但是与想象中的不同,整体的党派构成中更加进步的却是现代人组成元老院。当然与其说元老院内部有党派,不如说元老院内部充满小派系。 1.元老院的派系 在这方面,具体可以看adol大佬的统计。在此我只做一些小的设定。 ①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对抗:随着时间的推移,元老们从原来没有统治阶级觉悟的统治阶级,逐步过渡到纯粹统治阶级。162X~4X年左右的元老直接出任地方官员的热潮退去。元老们更多的是直接位于临高这个权力中心,以代持,推荐等各种方式攫取地方权力。包括广雷、广州、外派等早期有明显地方特色的政治派系转变为元老院的拥有相近意识形态的小派别。 ②元老院派系的区分主要取决于“对旧时空知识的运用和封锁”、“民主化的进程”。 随着一代元老的逐步退休下野和离世(没有用南山计划设定),元老院出现了不同思潮: 1.沿旧时空科技逐步解锁的技术派; 2.不再解锁理工技术,只解锁人文艺术思想的文学派 3.彻底关闭大图书馆,摧毁所有旧时空痕迹的新时空派 对于民主化进程,这分为: 1. 维持元老院统治的保守派 2. 逐步赋予下议院权力的温和派 3. 主张激进民主化的改革派(由斯巴达克斯团等激进团体演变而来) 4. 个别企图在元老院独裁的野心家 2.人民院的党派 由于人民院的成立直接来源于元老的指导,使得人民院对元老院由强依附性。同时多数+比例制选举进一步分散人民院权力,人民院往往需要组成2~3个党派的执政联盟才能够稳定执政。 ①工业与进步党(简称进步党) 工业与进步党主要由工厂主、银行家、铁路大亨等直接或间接受元老扶植的大资产阶级组成,同时包括了元老院下属的各重工业部门的管理者,是人民院内最大党派。工业与进步党主要包括了南方集团(两广+海南交趾等地)与江浙集团,具有相当程度的区域性。工业与进步党长期受元老院影响,事实上代表了元老院在人民院的利益。 ②传统党 传统党事实上是人民院中的保守党,主要强调传统价值,维护传统观念。传统党的受众相当复杂,包括大地主大种植园主,农业资产阶级、旧知识分子中的进步派、拥护元老院的开明士绅,农民等,而后来一些基督教徒也加入这个党派,是人民院里“基民盟”。 ③复社 复社由江南地区的复社直接转变而来。复社早期代表了江浙地区的开明地主以及工场主的利益,以对抗澳宋帝国过重的两广势力。随着经济逐渐发展,复社中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人群逐渐剥离到工业与进步党中,复社逐步转变为一个具有一定地区性质的,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利益的党派,同时还囊括了一部分传统知识分子。复社始终保持复社的名称,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君子不党”。 ④光荣进取党(简称光荣党) 光荣党的前身是澳宋帝国的退休军官创办的具有福利照顾性质的互助俱乐部,事实上代表了澳宋的军工企业、殖民开拓集团以及军队的利益。随后一些元老院国有企业的职工和技术官僚也加入了这个党派。光荣党事实上是澳宋帝国17世纪大拓张阶段的最大受益者,因此也长期支持元老院的一切指示。 ⑤劳工福利党(简称工党) 随着私有企业像雨后春笋一样在澳宋遍地开花,原教旨资本主义对劳工的黑暗压榨也随之出现。劳工福利党是由一群援助律师、小资产阶级创立(事实上受到元老院的斯巴达克斯团、土著协会等资助),旨在提高私营部门的劳工福利,维护劳工权益。由于选举限制,工党的成员大多是非澳宋国有和非元老院所有企业的中层管理者或技术工程师。 ⑥保皇党 保皇党的前身由一群赵宋皇室遗民中的老学究组成的社团。他们主要的工作就是缝合自己的族谱和大图书馆编出来的皇室族谱,以及元老家族的考证,进行各种离谱的考究。后来保皇党吸引了部分大地主和乡绅的加入,他们的核心诉求就是皇帝实权化,因此对元老院进行抨击。对于这种翻不起任何浪的奇葩,元老院乐得他们在人民院当职业反对派。 ⑦ 朝鲜人党 朝鲜人党长期把持了朝鲜大区的选举,是人民院中最具特色的地区性政党。朝鲜人党构成极其复杂,包括了投诚旧贵族、资产阶级、大地主、工程师、军人等等。朝鲜人党的核心诉求是消除歧视,维护朝鲜利益等。 —————————————————————————————— 欢迎各位提出意见或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