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澳宋在广州城外的深耕和发展。海珠区依托澳宋海军的强大实力为保障,是重点发展区域。尤其是赤岗地区,目前建有五个联勤部的字头的保障单位、321医院、澳宋卷烟厂,周边已建成的有长洲岛兵站、长洲岛防疫站、海军土华基地、海军鱼珠码头、洪圣沙物资转运码头、4801重巡基地,伴随着锅炉厂和净水厂的开设,而变得越来越繁华。有消息称德嗣大学(也就是后世规划民所传颂的“毒德大学”※1注)也将选址在海珠地区离赤岗不远的康乐园。不过洪璜楠私下多次以安全保障为由提议文总选择五山地区,让联勤部能同步建设广州北站、广州南站(黄沙),以利于尽快打通瘦狗岭到乌涌一线的帝国快速路,配合火车北站堆栈场和濂泉兵站的配套建设为北上征战做好后勤方面的准备——北上才是首要任务!说回整个赤岗地区,由于聚集了大量的工厂,对蒸汽、能源和动力的需求都非常大。于是在文德嗣文大区的指导规划下,于石榴岗建设一个锅炉厂,专门向周边厂企、医院、兵营和净水厂提供动力和蒸汽。锅炉厂像一只八爪鱼,往不同的方向伸出它的触须源源不断地供应着动力和蒸汽——它旁边开设有生产优质香烟的广州卷烟一厂(旗下两个品牌椰树和双喜,分别对标临高的圣船和大丰收)、时常开展“生动的安全教育课”的321医院、为周边供应蒸馏水和各种饮料的伏波军供水厂(其生产的以华南军军长名字命名的汽水行销全球——亚洲汽水)、海军帆缆被服印染厂、联勤部的303中央厨房等。由于赤岗常住土著数量稀少,周边水网复杂,厂区外零星的商业活动完全无法满足数千规划民的生活需求,不得已各厂区只能靠饭堂和服务社提供餐饮。 慢慢地,赤岗地区开始出现不同厂区的规划民之间开始流行起以饭堂餐票为货币的“以物易物”交易方式。例如一张321医院的职工餐票可以换一包白板椰树、三瓶亚洲汽水可以换一张卷烟厂的周末晚餐券。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锅炉厂的周六晚餐票。后来锅炉厂的饭堂甚至在围墙上开个大门,专门对外经营。 锅炉厂饭堂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其重大节日才会供应的“全蒸七子”套餐。三个荤菜、两个素菜、一个汤一个饭,统统都是蒸熟的,十分符合老广所认为的“健康饮食”的标准——尤其是那个炖汤,甚至是广州城内大户人家都趋之若鹜的名点。 锅炉厂的饭菜之所以好,很重要的原因是离联勤部303中央厨房足够近。锅炉厂全力保障303的动力和蒸汽,也能优先得到不少预制菜生产中产生的边角料。例如排骨,中央厨房在预处理排骨的时候,为了防止出现某个饭盒内有三块骨头,而另一人手上的饭盒则有三块肉的情况。所有排骨只取中间一段,排骨两端作为员工和军队伙食就地消化。锅炉厂饭堂在拿到这些排骨后,靠近脊骨那段用来炖汤,靠近腹腔那段则用豆豉蒸。 土华那边农业省的育种基地也会用手上富余的农产品跟卷烟厂换烟,跟中央厨房换陶罐午餐肉和豆豉鲮鱼罐头,跟净水厂换啤酒汽水,以改善自己的伙食。最后这些鸡鸭鹅鱼又通过二次交换,流到锅炉厂饭堂,最终成就了饭堂的招牌“全蒸七子套餐”,它们分别是:豉汁蒸排骨、冬菜蒸鱼腩、手打咖喱鱼蛋、水晶鸡蛋羹、盐水菜心、肉汁钵仔饭、营养炖汤。随着赤岗保障复合体厂区的建设,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的归化民兴起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完全不需要在家里生火做饭,甚至不用置办炊具。平日吃自己单位的饭堂,想换换口味,去周边不同的饭堂则可品尝其他美食,烟酒消费成为很多人的日常支出——饭后跟工友们在街角吸烟亭美美的抽上一根烟,天气热的时候还能来上一瓶汽水又或者来一桶散装啤酒——比广州城里那些地主老财活得更滋润更潇洒!“嫁给赤岗工人过上幸福生活”甚至成为广州平民百姓的共识。后来随着周边工厂和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很多海陆军官都跟赤岗女工组织家庭,在“新港(赤岗的别称)”定居生活。
广州城甚至流传这样一句话:宁要河南一张床,不要河北一间房。※2注
由于锅炉厂一直奉行标准化建设、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经营,深得文总肯定,文总每次组织调研并亲临赤岗指导生产建设的时候,必在饭堂午餐,某次品尝过原只椰子乌鸡炖鳘鱼胶后,对其赞不绝口,表示这锅炉厂饭堂出品确实有“真功夫”。后来,锅炉厂饭堂改股份制,开始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时候,还派人特意向文总求字,得到一幅瘦金体“蒸功夫”墨宝,成为餐厅招牌——文总其实不会写瘦金体,因此这幅字,大家都知道应该是出自李富贵之手。 再后来,由于广州城内的商贾都追捧真功夫炖汤。某位从锅炉厂退休的归化民在广州城内文明门附近开设了一家炖汤店,同样售卖锅炉厂饭堂的名汤点和蒸饭蒸菜,直接导致文明门城墙下发展成为“广州网红餐饮一条街”……  注1:是:毒!德味!大师!学习了!的简称。至于代表什么意思,我只能说,懂的都在符有地那筛沙子。 注2:宁要珠江河南岸一张床,指的是到赤岗打工,住集体宿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