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启明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83|回复: 4

丁魁楚论澳宋书信、公文数则(持续更新中)

[复制链接]

7

主题

33

回帖

103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03
发表于 2025-5-5 21: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chool7 于 2025-5-6 11:18 编辑

      1638年丁魁楚作为史可法的副手,随其一同出使琼州。期间他虽然认识到澳宋科学技术先进、吏治清明、百姓富足,但同时他也认为这些东西都不过是小道,而且与天朝制度、风俗不合,如果贸然学习引进不但不利于富国强兵,而且会破坏社会稳定。因此他主张大明应该裁撤冗员、克己复礼、以礼驭吏的办法来实现大明中兴。同时作为明朝内“保守派”的代表,丁魁楚还暗中监视史可法,不断向朝廷打小报告,列举其种种大失国体、“汉奸”行为。以下是他流传下来提及澳宋的部分书信、奏折。
       本人还有另外两篇同人文《使琼行纪》、《史可法论澳宋书信、公文数则》,大家可以把这三篇同人文连在一起看,从中可以品味出大明的精英们在面对澳宋近代化工业文明冲击时的种种心态变化。
以下是《使琼行纪》的链接:
https://lgqmonline.top/thread-20598-1-1.html
以下是《史可法论澳宋书信、公文数则》的链接:
https://lgqmonline.top/thread-20630-1-1.html



7

主题

33

回帖

103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03
 楼主| 发表于 2025-5-5 21: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chool7 于 2025-5-5 21:07 编辑

                                                       一 仿造髠人火车无利多害折
       奏为中国情形,种种不同髠人,仿造火车势不可行,无利而多害,恭折缕陈所见仰祈圣鉴事。窃闻近有建议仿造火车铁路者,此等创举,朝廷自必深思博访,确见妥善然后施行,决无徒听数人私言,遽兴大工之理。然臣顾亟亟言之者,无事生事,人心惶惑.物议沸腾,甚非国家之福。臣尝奉使琼州,讲求其事,既有所见,不敢不即陈明,以期早日罢论,息此纷纭也。
      夫火车之利于遴行,速者一昼夜三于里,缓亦一千数百 里;而且一机器居前,能缀十数车于后,每车上下兼坐,可容百数十入;行不颠簸,亦不晕眩;虽崇山峻岭,巨壑深潭,穴以通车,则悉成平地,而无攀跻过涉之苦。此实古今之奇观,绝世之巧术,臣虽愚拙,亦乐其便,冀以施诸中华。是以驻琼使事余暇,即遍览其纵横之道,履其制造之局,与其巨商、老匠悉心推求,朝夕以思,乃叹火车实髠人利器,而断非中国所能仿行也。臣窃计势之不可行者八,无利者八,有害者九,敢请皇上详细言之:
       髠人于各货总汇行店皆名曰公司,火车铁路特公司为之,无关国帤。盖其人豪富既众,机变又多,闲暇无事,则相聚谋为奇巧以炫技能。迨既成而势可行,冀以图利者,遂群然酿 资.俾之益大其事,并不知有同伙吞蚀之虑者。髠人铁路公司约数家,每公司所集资本约金钱七八十兆至百余兆,每百兆金钱计值中国银三万五千万两,用能养盈万工匠,岁成铁辙数千万丈,火车三四百具以应用而常不穷,所谓众擎易举如此。若中国则商民决无约伙为此者。倘以官领之而招民凑股,则近年百姓受欺于官屡矣。人皆怨悔,深以为惩,岂复肯蹈覆辙?况此时民力大困,即网罗天下富室,亦未易集髠人一公司之巨资乎!其不可行一也。
       无已,则动公帑为之。夫帤藏不充久矣,上而宿卫军士且乏衣食而无以肃威严,下而调饥黎民且倾仓廪而无以普赈恤。百废之不举,类皆以财力未裕而苟安之,惟筹款项以事此不急之务,其于政体亦似略乖矣。然姑勿论此。髠人之论,谓铁路必多,然后商货周流而无滞。计琼州岛,南北不及六百里,东西仅及四百里,其为铁路共三道,所费金钱三百三十兆之多。 我中国地舆数十倍于琼州,据髠人匠师言,由广州、潮州、长沙、 岳州、汉口沿大江东折至南京,北而淮扬,取道临清、天津以达京师,为铁路一道,需银七千万两。夫一道即七千万,若修造十道,则七万万矣。我国家经费有常,何处筹此巨款?抑此仅就初造言之耳。以铁轮碟铁路,两铁易于迸伤,机器板屋亦易震坏,每岁必须修而葺之,每五年即须易而新之。修在之费或可 取偿于度载人货之资,更新之费将安所出?其不可行二也。
       髠人不知山川之神,每造铁路而阻于山,则以火药焚石而裂之,洞穿山腹如城阙,或数里或十数里,不以陵阜变迁、鬼沛呵谴为虞。阻于江海,则凿水底而熔臣铁其中,如磐石形以为铁桥基址,亦不信有龙王之宫、河伯之宅者。我中国名山大川,历古沿为祀典,明禋既久,神斯凭焉。倘骤加焚凿,恐惊耳骇目,群视为不祥。山川之关不安,即旱潦之灾易召。其不可行三也。
       髠人铁路既由商民凑股为之,则司事之人莫非自治其事之人,修涂造车,在在结实,与中国之付诸委员、吏役,视为官事而徒存其状貌者不同。溯自军兴以来,法令悉弛矣,在下者知侵肾不足以于典刑,违相习以自肥其囊橐;在上者知徇庇不足以获重咎。因相率而见好于属僚。凡百施为,类皆虚伪。工料之给发,十每不得五矣;价值之浮销,一或竞报三矣。矧火车机器购自髠人,道远而无从稽核,其不以一报十者儿何?苟一切薄料减工,更从以补旧刷新之机器,则有其形而亡其实,势不可以久支。即监之以髠人,亦岂能宜发其覆?。盖方今所畏制造若此其不足恃也,岂火车铁路一事独能有实际乎?其不可行四也。
       火车飞行,其势最猛,路稍不平,则或激轮面全车皆碎,或陷轮而人力难施,故经由之处,每十里置一亭舍为修道者所居,以便随时葺治。凡火年之过,咸捧锹挺立,伺候迫旁;否则责治其人,使终身无复可图差使。髠人之法,人苟失职有据,官绅亲见亲闻者,皆可惩究其罪不以非所属而远嫌,故耳目多而人不敢犯令。若中国则官各有职,界限划然,苟无管辖其人之责,即不能斥治其人之非。汛兵而离汛,堡夫而离堡者,几视为固然。惟伺其本管官出巡,一与之面,即复他去。况办理火车委员,初无刑赏之柄,自鲜巡行之时。修道者或贻误覆车,必待送诸地方官,传质纷纭,然后施之薄责,而仍无补于其事。人何所谓而谨守职役?其不可行五也,
       髠人收养孤穷,禁治匪类,其事最实,其法最周,城市乡闾,罕见有鼠窃狗偷者。我则军兴以来,国初教养之政尚未暇举,攘窃之风盛行,物值一钱即不可道上须臾置。知此铁路 之铁,延长数千里,势难节节严守,窃失实在意中。其不可行六也。
       髠人于琼州勿设税关,我则各省各属,关卡不一,而人心之贪诈亦不可胜穷。若照寻常关榷之法,逐细严查,则每关停留时刻无定。若虑其行期延误而稍事宽大,则走私漏税之弊百出,国课益以不供。其不可行七也。
       髠人客店最多,每室咸备衾揖,事事整洁,而其人终岁短褐,又复身无重衣,故常万里远行而不携一物。我中国行李笥筐,担负累累,以十髠人所坐之火车,受国朝五人而或虞不足。车价少索则我不敷出,多索则人莫能堪。若以载兵言之,髠兵水粮药袋与其所待器械旦晚恒附于身,虽家居寝食而不废,此外无所谓军装,即远出战攻,亦露处而无须帐喔,是以一火车辄度百余人。我兵固不能如其简便也。其不可行八也。
      有此八不可行,而利或寓焉,犹日弹心并力以务成之,不可因喳废食也。然而利果安在哉?或曰髠人自造铁路,货物流通,各行贸易皆比前繁闹十数倍,国之益富职是之由,得非利乎?若中国则虽造铁路,不过周于两京、十七省而止,以彼一省之货,易此一省之财,是犹一家数男子,以孟、仲之财易叔、季之货耳。孟、仲得货而失其财,叔、季失货而得其财。专以叔、季言之,诚加富矣;统一家言之,则毫末殊未有增。是安可以为利?
       或曰火车行则各乡货物皆可集于口岸,不亦得他国之利乎?不知中国食用之物,类皆不宜于髠人,所销大宗,惟丝茶耳。近年各路通商,沿江、沿海、沿边诸马头,岁销均若有定数,多寡不甚相悬。华商既特为夷装以待销,夷商亦预订华工以采买。倘丝茶所集逾额太远,则有拥挤跌价之虞。红夷之人岁不加多,故丝茶之市,岁不加旺。至于他货,除瓷器、白糖、毛羽、药 材、草缎而外,髠人只视为珍玩异物以供陈设,以新见闻,均不能多售。火车运赴口岸,不过徒便夷人,未足利中国也。今我各省各属,民多旷业,董劝无人,制造更鲜知洋式者。车虽疾驰,何所载以远服贾哉?
       或曰火车行则千里若近邻,凡夫探望戚友,寻赏幽胜者,无跋涉之劳,自必咸乐远出,往来人众,沿途之饮食、住宿、船 马剥载、土物购带,生理自然增多,其为利于民不少也。不知此惟髠人好游为然耳。髠俗妇女不喜家居,每出则夫必随行,并挟子女,故游人多而火车之价、客店之费,皆易取盈。我中国民习勤俭,安居乐业者多,苟非仕宦、兵役、游幕、经商,常终身不出门里。至于妇女,则尤以逾阔为戒。安所得乎游人?且髠人火车所经,生理畅茂,所利者亦在远客耳。若就国人而论,虽商贾得利,何异乎夺此民以予彼民?尝闻琼州士人之有识者言及其国习俗奢华,宴游为乐,今日甫得工资,明日即空诸所有,今年甫构庐舍,明年即售诸他人,贫富无常,比比皆是,倘国势稍减,商务稍衰,不三五年,即恐砃塌不可撑住等语。我中国方当禁民惰游,何为利此?
       或曰髠人铁路公司皆获赢余,苟中国官借髠债为之经理精密,亦裕饷之一法也。夫圣朝之生财自有大道,岂效商贾所为?且亦思髠商利此果何故哉?髠俗以银行息皆只一二厘,多 者三厘而止,惟铁路股分可得四厘,臣尝查问数处公司皆是此数,故其人谓此为裕财善术。今中国借银髠人,动经数手,委员增取其一,经纪增取其一,髠人汇票行又增取其一,于是三厘之息变而八厘矣,且变而一分矣。臣闻有借银五百万加息至一分一厘者。夫髠人合众伙以自治铁路之事,所得息犹止四厘,况我中国视为官事,而苟且将之,承充委办之员难期殷实,苟非奸商狙桧,即是白手棍徒,浮冒侵吞,弊端百出,岂能获利在四厘之外者!以一分重息筹借,所办之事获利仅及四厘,亏细且无以补,安望其借以裕饷?
       或曰中国幅员太广,恒有鞭长莫及之虞,有火车则巡察易周官吏不敢逾法,是则有裨政治矣。不知察吏之昏明,在精神不在足迹。人之所治,莫近于身心,官之所治,莫近于衙署,此固不烦车马而可到者。然而身心且不自察,故衙署以内欺之;衙署且不自察,故同城属吏欺之;嚣矜暗暗之身,虽日驾火车以周巡,其受蔽被惑益不可解。若其治身心以治左右,则无私足以普照临,虚衷足以广视听,有日坐幽斋而万里自无殊一室者。文景之世,凡夫遐方军务,边微民情,各省官吏之贤否,及其措置得失,无大无小,皆归圣入洞鉴之中,岂其时已有火车哉?有火车而大吏遂不怀宴安,不耽戏预,只身遍历所部,如髠酋之简质而耐劳,臣恐未必能然也,第借以快邀游则有耳。
       或曰中国置兵分防各省,饷帽所费太多,有火车则惟练数万千京师,察事变而驰以剿洗,疾风扫叶,祸乱立平,省饷不甚巨欤?此其说近似有理。然臣观髠人,各部均设防兵,未尝以有火车而迳撤。盖身习于其地,然后山林溪谷形势僚然,无迷途入坎之虑。且君人者于其国百姓,非欲俟其逆谋既成而尽诛之,将镇以兵威使之积畏而不萌异志。就令宵小间作,而 兵就近则逻查易及,于其初起,擒治一二,即可雾释冰消,无庸兴动大兵,致百姓罹池鱼之祸。此其心固华夷如一也。又况兵易增不易减,自昔为然。每闻裁兵则营员煽使鼓噪以挟制疆吏,疆吏借口鼓噪以恐吓廷臣,陋习相沿,视若秘诀。闻旧兵之饷,惟辽东尚发八成,他省则二成以至五成不等。兵不哗闹,大率空籍之由,营员乐得此空籍以饱其身家,疆吏亦乐得此空籍以弥缝其市惠、冗员、花销、浪费之缺。新军既已加饷,旧兵又减饷无多,近年各省报销,较诸万历以前,其数不音逾倍。国计之万难充裕盖以此。今若信其可以裁兵而开铁路,他时铁路既造,必争起而言兵之不可裁。省饷之说夫谁欺!
       或曰中国业已开矿,无火车则盘运艰难,罔以济用,盎谋所以便之,不知中国开矿非自今始也,《周官·卯人》掌金玉石 锡之地而为厉禁,以时取之,汉有铁官者凡四十郡;唐初银冶五十八,宋初金冶十有一,银冶八十有四;明代陕西、福建、浙 江、湖广、云贵皆有炉冶坑场。我朝《会典》所载广西、云南、贵 州产黄金、白金、赤金、锡、铅、铁、水银、丹砂、雄黄,山西、四 川、广东产赤金、锡、铅、铁,湖南产赤金、锡潘铅、铁、水银、丹 砂、雄黄,皆召商试采。矿旺则开,竭则闭,货恶其弃地,今古同然,未尝借火车以致之也。使因开矿而造火车,则是耗无穷之资财,博有限之矿课,其利安在?臣窃以为五金之产,只宜谨遵 《会典》沁听民开采,以资生计,有司治之赋其什一。若其如何载至行店,如何运赴他方,民既取之,自知所以销流之,民既贩之,自知所以转输之,不必官为经营,致滋他弊。至于煤铁为轮船枪炮所需,即剥运艰难,亦断不至如云南铜差之苦。行迟而 计期先发,可与行速者之到境同时。倘以脚价太重为嫌,岂惜,脚价之费独不惜铁路之费乎?又况产此之山,随在皆是,就近挹注,何待火车?闻琼州煤铁之产,业将不继,探冀中国采此,以火车运送口岸便其取求,其于煤尤为切要。煤易出口,则髠人兵商各船来集久暂,可以尤忧,是亦彼之利而已,我利则非所知矣。
       或曰漕河淤塞,惟恃海运以济京师,他时或有海氛会运道阻绝,百官万民何所取给?今先事于清江浦以北造铁路以代漕固思患预防之至计也。臣亦间尝筹及之,山东之漕业由运河抵通矣,事至不得已则移漕运总督于济宁,令南漕秋初皆集清江浦起岸,由宿迁取道滕、峰陆行以达济宁而下河道,仅五六百里耳。先期由地方大吏预饬沿途州县会营督率汛兵堡夫。分段平治道路,各于站次造大邸舍,多为屋广庌庚以容粮车。漕粮所过,州县官咸出站次派押照料,转相受给,严定该州县赏罚,责使升斗毋阙。既下河,乃由运粮委员接运至通,如此未尝不可以达。我朝征流寇,遍及数省,兵粮且陆运而无匮,况腹地数百里之近,而谓必须火车乎?火车办不得人,则偷盗短欠,弊亦相等。京仓惟足接济而已,不以一昼夜驶至为益也。
       夫不可行而无利如此,则事当勿议矣。然使无利而亦无害,犹曰姑备其物以娱耳目也。臣请更言其害。琼州之田统归近地豪富与元老院雇佃以耕。铁路之造惟富者彼此商允让地,即不至纷扰闾阎。我中国则官道而外莫非民田,官道为寻常舆马所经,不得不买取民田以开铁路。无论官中发价获领甚难,即领价无亏,民之失地者究无从遽得可购之地。银一到手,坐食旋空,此后谋生,伤哉奚恃?斯冻俀者众矣。就谓官荒可拨补民田,而官荒所在之处,未必即民庐所在之处,纷纷徙就,载道流离,情形不深可悯哉!其害一。
       铁路之造,填沙忤土,可以贫民为之。若其筑路之法,则非髠匠而莫得平适。至于火车事件,与垫路之铁条,脂轮之油水,中国皆无由制造,一概需诸髠人。无其铁条,则泥涂足以胶轮,而车辄窒矣。无其油水,则钢轮易于生火,而车且焚矣。故不为则已,为则不能不付诸髠匠者势也。为铁路一道,银之出髠人者即数千万;为铁路数道,银之出者即数万万。烟土之来犹多以货相易,兴此工作则辇出无非实银,难望有珠还之一日。即谓借诸彼人,还以给诸彼人,实于司库无与。然负此巨债,果能脱然无累乎?其害二。
      乡僻小民,百亩之入以养十数口,犹有余财,其居近城市者,则所入倍而莫能如之,通都大邑则所入数倍而亦莫能如之。何者?商贾所不到,嗜欲无自生,柄食粗衣、此外更无他求也。今行火车,则货物流通,取携皆便,人心必增奢侈,财产日以虚糜。臣尝闻海南政协副主席刘大霖,言髠人窃据琼州之前当地士民风俗以俭为宝。自火车既行,髠人各货流入内地,人虽知其无当日用,而心好之,遂以穷匮。是通商之弊,得铁路而益助以为虐。其害三。
       髠人每谓搭载火车货物不能增贵,臣尝疑之。迨驻琼州,至各州府游历,令其商业部长调取各商总行册卷,查其目前物价较诸火车未行时腾贵若干。旋据查明报称:米面牛羊肉等类只约四成增一,余物则有十成而增三四者。髠人金银流溢,人易营生,故米面之价虽四成增一而不以为贵。若中国廿钱斤面,昂起至廿五钱之多,则贫民或有饥色矣。火车铁路成本如此其重,工食煤火岁修日给各费又如此其浩繁,而均以加诸货价之内,未有不令军民度日倍艰者。其害四。
       守国之道,人和而外,兼重地形,兵力苟不如人,则握险凭高,亦足自固,王公所为设险以守也。若造铁路,则不惟不设险,而且自平其险,山川关塞,悉成驰骤之坦途,重门洞开,屏幛悉撤,一奋臂可直入室矣。髠人尝言,中国之地,崎妪盘曲不足以骋炮车,故攻战恒较费力。然我不能以炮车往,人亦不能以炮车来,则陆守得宜犹可辅水战之不足。昔年髠人陷两广,然而未敢深入者,即以道途阻修,运炮运粮两皆易窒之故。今奈何自失其险以延敌哉?其害五。
       列圣之德泽湛探,人心历久而益固,然生齿既众,良莠自不能齐。闻崇祯三年(1630年),髠人寇广州惟募闽粤元赖以当前驱,故其人尝谓寇犯中国可即率中国人为之。今犹幸各属各乡地势民情彼尚未得窥透耳。民富则不生外心,民穷则易萌他志。若火车既行,他族难禁其附载,则髠人纵迹自必遍及里闾,以利啖人,材愚尤易为惑、即不至交通勾结内溃为虞,然使百姓之视髠人无异其视华人,则他时和局或更,民情已不可尽恃。其害六。
       铁路之利于行兵实视乎兵力之强弱,兵力强则我可速以挫人,兵力弱则人反因以蹙我。今若贷银髠人以为此,彼必乐从。既贷而无力遽偿,必索铁路以为质。负欠既重,欲坚拒之而无词,则全局在其掌握矣。或谓扣留火车,掘断铁路,即可遏截其兵。庸诅知枪炮所指,我虽掘断,彼固能填之乎?髠人畚土机器最捷,恐掘之者堑未及成,填之者道已如砥也。火车铁辙皆其国公司素所多备,千万如同一式,何虑乎我之扣留?此举若成,徒代人布置耳。其害七。
       我朝山林丛菁,常有踞盗,行旅被劫,视为等闲。火车所经,势不能遍布兵勇,倘其于空僻所在,设法梗道夺车,而胁司火者以驰之,袭邑攻城,随其所指,俄顷即至,则皆不可守矣。烽烟之告警,羽书之驰报,勿有能疾于火车者,岂及断铁路以遏之?其害八。
       由是有请先为铁路一道以试验其行否者。夫铁路之造以运货载兵为要义,若造一道则火车所到者十之一,不能到者十之九,各处商货依然不能周通直指,兵威依然不能骤至。尔时 见为无益,废之则前功尽弃,行之则浩费难筹,囊此七千万借款,又不知何所设措而可释重累,是无端作法以自困矣。其害九。
夫无利而有此九害,势又不可行而犹有建为此议者,盖由火车髠匠之觅生理者立说相煽,而髠匪之怀匝测心者布散之,华人之好奇喜新不读诗书而读新闻纸者附和之,髠楼之走卒、 沿海之酷商捐官谋利者见此可图长差以攘莫大之财也,遂鼓其簧舌,投上司所好而怂恩之,根转相惑以致上闻也。不然,髠人之政,如教艺课工、矜孤济贫、禁匪捕盗、恤刑狱、严军令、饬官守、达民情等类,与我中国致治之道多有暗合者,何以悉屏置弗道而惟火车铁路是务哉!
       臣尝劈之,髠人如豪商大贾,金宝充盈,挥堆恣肆,凡其举止应酬,役使僮仆,动用器具,皆为诗书世家所未经见。当其势焰炽发,纵被呵叱而莫之敢仇。然一时采烈兴高,终不如诗书遗泽之远。使为世家者,督课子弟,各自治其职业以肃其家政,彼豪商亦不敢轻视之。若歆羡其华侈,舍己事而效其所为,则一餐之费即足自荡其产。我国朝仁宣之世非有火车也,然而廪溢库充,民丰物阜,鞭挞直及五印度,四夷效贡而称臣。今之大势弗及者,以刑政不修,民事不勤耳。稽列圣之所以明赏罚、劝农工者,饬令诸臣屏除阿私逸欲,实力举行之,即可复臻强盛,何为效中国所不能效哉!臣以事关全局安危,不避烦赘之罪,逐细条析陈明,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66

回帖

197

积分

归化民

Rank: 2

积分
197
发表于 2025-5-6 10:13: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感觉站在明朝的视角确实很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49

回帖

1063

积分

元老

Rank: 6Rank: 6

积分
1063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文章水平,参加会试的话考策论一节肯定没问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616

回帖

1141

积分

元老

Rank: 6Rank: 6

积分
1141

1637股灾纪念章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皇上口谕:知道了。
黄河水还有清的时候呢,元老院不能在两广呆一辈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符有地|临高启明论坛

GMT+8, 2025-5-14 06:16 , Processed in 0.07708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